top of page
Search

贏在起跑線論 vs 大B著數論



1. 引言:

坊間流行兩套培育子女教育的論述,第一套論述是「贏在起跑線論」,第二套是「大B著數論」。這兩套教育論述雖然好像是一套提倡子女應及早學習,另一套是認為子女延遲入學或年頭出生入學比較優勝。我用論述形容會比較合適,因沒有實際研究去支持這兩套教育價值的成效,但還是很多家長相信這兩套的教育價值,這兩套教育價值真的信得過嗎?本文試逐一拆解。



2. 贏在起跑線論

贏在起跑線的教育論在由2000年左右已見開始出現,意思是想子女將來讀書有良好發展,就要快人一步,愈早接受學習,將來愈有優勢。當然,未有贏在起跑線的教育論前香港一般家長都一樣有這套信念,只不過當時內地也流行這一句述語,而香港人套用這句廣告式述語用於子女教育方法上,將家長對子女期望合理化了。這種合理化情況,及得到網上的流傳,商業教育機構更可用此作宣傳,吸引更多家長為子女報讀學前課程。贏在起跑線的價值,又合乎香港家長們競爭心態,要子女贏到人,就要及早學習預備。這種起跑線價值流行了一段長時間,當然,社會總會有人對這些價值批評。

贏在起跑線的理論根據何在? 如將這論述化成可研究的論題可以寫成:兒童學習年齡應越早開始,學業成就會比遲學習兒童為高。當然,不用研究,從兒童發展心理學角度去看,嬰兒出世已經會主動學習接觸事物,是人類天生的本能,所以愈早學習能力會高是自然的事。不過要考慮的是兒童在學習過程上是有其他因素會影響其學習成效,包括了認知能力、學習動機、情緒、環境、學習內容、社會文化….等等。每個兒童都會受個人及環境因素影響學習過程都不一樣的,兒童不停被灌輸知識也未必完全吸收到。



2.1從兒童認知發展看教育

有兩套理論去看兒童能力,第一套是認知發展階段,這套理論是指由嬰兒到成人的認知發展是有階段性,即是幼兒到成人的認知能力是一步一步提昇,不能一步登天。幼兒認知能力是要完成一個階段先到下一個階段。所以由幼稚園到中學課程,教育局都有課程大綱給學校作為教育指引,課程大綱就是跟據學生年齡能認知能力程度而編寫,當然總有部份學生學習是低於或高於學習課程大綱的能力。


第二套是兒童的智力發展理論,即是我們所說的智商IQ。有些兒童比其他同年兒童聰明,可以學到更深的知識,這是兒童智力的因素,但一班同齡兒童只有少數兒童可以有能力理解比較深的知識。例子是我們隨機抽取100個六歲兒童出來,總有幾個兒童學習能力比較高,智商可能在120分以上。但亦有幾個學習能力比較低,智商可能在80分以下。但大部份人智商是在85至115之間,如用統計圖表示,就好像一個山形圖一樣。


即是如果將一些需要八歲認知能成作答的數學題目給這班隨機抽出來的六歲兒童做,從認知發展階段來看,這些兒童大部份是沒有能力做到。如從兒童的智力發展理論,亦只有少數智商能力高的兒童作答到滿分。所以,學校課程如教快一年或半年,是不符合兒童階段性認知發展。當然,如果學校是可揀選學生入學,他們揀選了智力最好的兒童入學,教快一年課程對這些兒童也就沒有問題了。我們會見到一些教快一年課程的名校,大部份學生讀書是沒有問題,因大部份學生智力能力高,但有部份智力比較一般學生就讀書辛苦了。所以,我們都會看到一些例子是子女「掹車邊」入到名校,但追功課追得辛苦,最後都要退學去一間比較不辛苦學校讀書。


每個兒童的智力都不一樣,但大部份的兒童智力是差不多,智力高的兒童真是只佔少數。學校或者家長透過操練學生或子女,提升他們的能力又可行嗎? 操練成績是另一套行為學派的教育理論。從行為學派的學習理論認為想兒童將來變怎樣,只要透過不斷訓練將來一定做到,現在很多學校仍深信這套方法,從操練提昇學生能力。但這套學習方法學生學習是很被動,例子是抄寫、默書、背誦、做習作,只要做得多,學生能力就會提昇。在我的看法,如果大部份學生能力是一般的,學校用認知階段性教育方法教學是適合,但如果學校學生全是智力高的學生,當然教深些課程就沒有問題。操練方法也要看學生的學習動機及操練的時間量,過度操練不一定能提昇學生能力,反而有反效果。



2.2學習動機對學習影響

筆者認為子女學習動機比認知能力更為重要。我也認識一些學習能力高的學生,他本來加點努力可以取100分成績,但他們覺得取80分已足夠,如果要取多20分,就要花多些時間溫習,他覺得不如將這些讀書時間用來玩樂更能得到更大滿足,這就是學生的動機各有不同。家長不斷要子女報讀課程,都要一相情願,尤其是子女對課程內容沒有興趣,或是種程內容太艱深也會影響子女學習動機,家長所花學費也是白費的。當然,一個學生就算資質平庸,但他能主動學習及努力讀書,一樣將來可以有很大成就。



2.3儒家文化對教育影響

2011年耶魯大學美籍華裔教授蔡美兒出版了虎媽的戰歌的書,此書對西方社會或會是震撼,因書中主張子女成才就要嚴厲管教,與西方社會的教育價值不相同。但對於中國人社會來說也很普遍,中國人一向都是這樣教子的。儒家文化的教育就是教子不只是自己的事,可以說子女教出來是給人看。贏不在起跑線不最重要,重要在不要輸給人看,自己子女成績差更沒臉。相信美國人讀了虎媽的戰歌的書,也不會改變美國父母教育子女方法。因美國父母不只是看到作者最後教育子女的成果,重要是在過程上,要改變教育子女的文化是困難的事。在西方社會,是一個個人主義社會,子女受教育是自己的事,家長不需對比其他親戚朋友子女與自己子女的成績與能力。香港父母可以不考慮其他人因素為子女選擇合適教育嗎? 當別人問你子女讀什麼學校,你都好想答是讀Band 1 學校。我相信過多幾百年中國人社會對子女教育價值也不會有太大轉變,除非家長能放棄子女受教育是給人看的想法。所以,贏在起跑線是社會競爭的價值,多於是培養子女教育的價值。



2.4兒童愈早學習愈有成效嗎?

從以上的分析,如果學生本身能力是高,學高於同年年齡知識是可行的。但對於大部份能力一般學生來說,學過深的課程也不會學好。另方面也要顧及學生的學習動機,太難學習就不吸引,或者學習量太多,也會減低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學生學習多些知識是見好事,但不是為了與別人比較而學。所以贏在起跑線可以描述為,”如要子女比別人子女優勝,就要愈早學習比別人先一步”。或者另一種不要輸在起跑線描述是” 千萬不要讓子女遲過別人學習,否則差過別人會在別人面前丟面”。大家可以理解贏在起跑線論是為了子女教育或是家長的一相情願的想法。



3. 大B著數論

大B著數論是本人這幾年聽得多很多家長有這樣的信念,學生分為大B與細B之分也很普遍。大B著數論是指父母認為BB愈近年頭出世,入學會優先於愈近年尾出世的BB。因家長假定了學校喜歡收自理能力及學習能力好的大B。當然,如果家長真是相信這套想法,自己子女是大B,就自然覺得子女讀書有優勢,但如果子女是細B,就自然覺得讀書沒有優勢,或者將子女遲入學一年或讀多一年幼稚園,將子女變為超大B,增加入學的優勢。



3.1 如果做大B是著數,實行遲入學教育政策可行嗎?

如果做大B是著數,即是遲入學能力會更好,香港學生入讀小學年齡推遲到七歲開始,人人都是大B,所有學生的自理能力與學習能力比六歲學童更高。常被讚揚教育完善的瑞典,學生入年齡都是七歲開始,香港可行嗎? 當然,我相信在香港是很難推行遲入學教育政策,不只在於家長要多一年照顧子女,而是最後一樣大家都會比較年齡,即是所有人變成大B,但也會有更多超大B的出現,到是大家會認為做超大B更會有優勢。



3.2 學校喜歡收大B是真的嗎?

家長普遍相信一些受歡迎學校喜歡收大B,當然,沒有一間學校會承認收大B優先,那家長的資訊又從何而來? 我搜尋了網上家長討論區,很多家長有發貼問某某學校是否收大B優先,結果有家長會用肯定字眼回貼,這些家長是估估下或真是有證據証明?


要証明學校收大B優先,一是學校公開承認收大B優先,二是要得到學校收生數據。幼稚園因是揀選入學,我們可以找數據支持。而小學數據只能限於透過揀選學生入學的私立及直資學校,因津貼小學不是揀選入學,學生出生月份是隨機性。但就算我們有某學校一年的收生數據,也不能証明學校收大B為多,需要連續多年的數據支持才能証明學校是收大B。原因是學生的出生月份是隨機,每年總有些收生出份月份有多有少,不是平均分佈,有可能學校揀選入學學生隨機性地在年頭出生。但家長又如何可以得到這些學校數據? 如果家長只認識某學生都是大B,就認為學校學生都是喜歡收大B,家長的判斷也很武斷。如學校收大B優先,為何學校為何不直接承認收大B? 道理簡單,學校用一個沒有科學根據及非專業的收生方法,只會給人作笑柄。或者家長認為,津貼學校的叩門位都會收大B優先? 其實每間小學的叩門位數量都有限,我相信如果學校想在叩門位揀選最好能力學生,看學生實在能力多於看出生年份,一個年尾出生的學生,表現比一個年頭出生學生更好也是很正常。或者倒回來說,學校不喜歡收細B,因細B自理能力差些,管教上比較困難? 如果學校真是有這個少收細B的學生管理方法,也要質疑這學校的師資能力。基本上,一個專業教師應該處理到合適年齡讀書的每一個學生。所以,學校喜歡收大B,我們可當是一種都市傳說。



3.3 大B能力真的好過細B嗎?

大B比細B能力好,可能性在於同一班學生的比較。大B早幾個月或者處事會成熟些,但智力因素並不等於好過細B。班上頑劣的學生亦有可能是大B,他們成熟些,頑皮能力更高。從我認識的家長及學生中,我也感覺不到子女是大B的家長,會感覺子女讀書有優勢。反而聽到很多細B家長就自怨子女是細B,很難同大B競爭的說話。我認為大B著數D只是一種比對,因有很多家長認同細B是失利的,所以先認為大B著數。試用社會心理學的歸因謬誤解釋,人對自己的能力歸因會偏向環境因素解釋,當子女考不到名校,我們會歸因於學校喜歡收大B,不是子女本身能力。另方面我們看到有些大B能力好過細B,這有可能是大B本身是少數能力高學生,只不過是同時在年頭出世,我們錯覺以為因他是大B原因。留級學生變了超級大B,那應該成績很好? 但實際上留級學生的成績多數稍為有改善,但也看不到成績會超前很多,所以做大B不一定有著數。有些人會覺得兒童之間相差幾個人出世,能力都會有相差? 嬰兒及幼兒期,兒童之間有幾個月相差,能力會較明顯看到,但兒童漸漸長大,差距就越來越少了。我記得當年我讀小學時,班中有很多年尾出世同學,看樣子已覺得是細B,但他們的成績也很好,那又何來大B著數D。



4. 兩種論述的相同處

不論是贏在起跑線論或是大B著數論,他們都有相同價值之處,一是沒有考慮兒童認知能力因素,兩論述都是存在對兒童認知能力的不理解。高估了子女的認知能力及沒有考慮每個同齡兒童能力的差異性。二是競爭為本的教育,即是子女教育不是個人的事,是要同人競爭才可得到想要的學校學位。三是比較作用,兩種論述都是早與遲學習的比較,但結果都是如何比別人子女學好些及學快些。



5. 家長要理解子女能力限制

當子女讀到K3時,家長都大約知道子女的讀書能力。能力高的兒童跟據常態分佈只是佔小數,即是大部份的兒童的能力是一般的。子女完成不到高過自己能力的功課是很正常的事,子女就算入到一間名校,但課程超出子女學習能力,辛苦的不只是子女,做父母的也一樣辛苦了。很多父母都有一個對子女能力錯誤的評估,就是看高一線。父母總會覺得子女有能力成績更加好的想法,由於這種想法,所以沒有考慮到子女的能力限制,認為子女做不到要求就是子女不努力的原因。



6. 家長要知的學生能力的常態分佈概念

所謂常態分佈是一個統計學名詞,例子是如果將全港六歲兒童一同做一個統一能力測驗,滿分是100分是話,結果會是只有少部份人是90分以上,而有約一半人是90分至70分以上,而70至50分的人數會是佔一半,其餘50至20分人數亦會少,20分下的更少,用統計圖表表示出一個山形圖。這可以是一種自然規律,這種自然規律也可應用於人的身高及體重,或者其他生物身上。簡單的說就是能力差的學生只是少數,能力高的學生也是少數,大部份的學生能力是差不多。當家長明白這點就知道自己子女相對其他同齡兒童能力約在什麼位置。幼兒讀K1時家長或老師也未必分辦到學生能力的高低,但讀到K3時家長都大約估計到子女的能力,就算高估子女能力也不會高估得太遠。如果子女的能力不是最高的少數,而是中上位置能力,家長就自然用盡方法讓子女能變成能力高的學生。由於大部份學生能力都是差距不大,所以會形成競爭,即是我有機會比你好。



7. 放棄信錯誤價值不易

本身是深信贏在起跑線論或大B著數論的家長,看了我文章,也未必會改變自己的想法。社會上一些無價值信念更容易被人信,但要改變自己信念是很困難的事,尤其是家長已經放了很多資源在這些無價值信念上,他們很難放棄己信的價值,他們唯有是繼續相信下去,好過面對錯誤資源而產生認知衝突的後悔心理。



8. 總結

無論是贏在起跑線論或大B著數論,反映了父母不是「培育」子女,而是「製造」子女了。製造子女過程中就是父母為子女計算最高得分機會率,即是生孩子要夾定時間,夾到做大B月份生仔。為子女製造最有利環境條件方法是,搬去名校區住、借人地址報學校等等。家長不放過子女可利用的時間,子女愈早學習愈好,參加play group,讀幼稚園選擇以學術為主的學校。當然,這些父母都會說,我們這樣做都是為子女著想。試想想,如果當父母未生小孩前已有這些想法,絕對是製造一個子女吧。我一向十分強調,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應是跟據他們的特質而發展,不是我們想子女怎樣就怎樣?

521 views

Recent Posts

See All
bottom of page